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综合 > 正文

全球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再创新高!暂停加息临近,现金还能否为王? 全球播报

  • 2023-05-08 15:11:00 来源:第一财经资讯

利率持续高企叠加股市情绪低迷,全球投资者正以创纪录速度囤积现金。

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再创新高

美国银行全球研究(BofA Global Research)援引EPFR数据显示,截至3日的一周,全球股票基金撤出资金66亿美元,为九周以来的最大单周净流出,同期,货币市场基金流入资金590亿美元,过去十周,该资产类别合共吸引资金5880亿美元,超过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时的资金净流入5000亿美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报告还表明,疫情暴发至今,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规模激增1.2万亿美元,而仅过去十周的增量就占到三年多以来的一半。目前,货币市场基金资金总量达到创纪录的5.3万亿美元。

投资者加大现金持仓,最初是受更具吸引力的收益率驱动,特别是考虑到央行加息传导至上述投资工具的速度往往更快。3日,美联储实施了连续第十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至15年高位5.00%~5.25%,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猛紧缩节奏引发货币基金收益率大幅上行,低风险且回报率高于4%的上述投资品种令投资者趋之若鹜。

三月以来,美国区域银行流动性危机加剧了储户对银行系统稳定性的担忧,故从银行大规模撤资,这进一步加速了资金转往货币基金的势头。

除了利率走高、资金搬家,投资者看淡股市前景也是促使他们囤积现金的原因。据美国个人投资者协会(AAII)的最新调查,截至3日,44.9%的受访者投资者预期未来6个月美股将会走跌,该比例创有纪录以来的新高,仅有24.1%的受访者表达了看涨情绪,即预期未来6个月美国股市将会上涨。

AAII投资者信心调查在过去36年的历史平均值是31%看跌和38%看涨,而在过去76周里,有71周看跌比例高于历史平均值。

暂停加息,现金不再为王?

然而,随着美联储释放暂停加息信号,现金为王是否还能奏效?

在最新利率决议声明中,美联储删除了此前公告中有关“一些额外的政策上调可能是合适的”这一关键表述,被市场解读为美联储加息周期临近尾声。

瑞银财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资总监海菲尔(Mark Haefele)在发送给第一财经记者的报告中表示,过去一年,美联储持续加息增加了现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过利率已经接近顶峰,投资者可重新评估其现金持有量,并锁定高质量债券等收益率更高的品种。

“3月全球银行业动荡表明,央行政策前景可以快速转向。迄今为止,加息影响越来越明显,我们认为,市场将开始为未来一两年降息计价,如此一来,现金和固定收益资产将更难获得具有吸引力的固定回报。”他说道。

海菲尔还表示,坐拥现金并持观望态度这一策略历来表现不佳,“通胀侵蚀现金的实际价值,自2007年以来,欧元、美元和英镑购买力分别下降21%、23%和25%。投资者应考虑其流动资金余额是否过高。另一方面,美国大盘股和债券组成的平衡投资组合在大多数时间内跑赢现金,五年内60/40股债投资组合约有80%的时间表现优于现金。因此,我们认为投资者应该关注长期目标,避免过度现金存款带来的拖累。”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美联储激进加息已产生副作用,衰退风险高企,投资者有必要采取防御型资产配置策略,即依然超配高评级政府债券和黄金,低配高收益债券和股票。

“3月中旬以来风险资产的这轮上涨脱离了基本面。虽然由于净空头高企,短期内可能推动风险资产再上一程,但我们认为,这将是获利了结并转投安全性更高资产的良机,其中我们偏好发达市场投资级债券和亚洲美元公司债。”王昕杰说道。

标签:

推荐阅读

全球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再创新高!暂停加息临近,现金还能否为王? 全球播报

全球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再创新高!暂停加息临近,现金还能否为王?,债券,现金,加息,基金,美联储,货币市场,暂

全球看热讯:广域网是什么_广域网

1、广域网(WAN,WideAreaNetwork)也称远程网(longhaulnetwork)。2、通常跨接

世界快播:北青:亚洲杯11日晚7点抽签,扬科维奇、邵佳一现场联系热身对手

根据《北京青年报》消息,国足主帅扬科维奇将出席卡塔尔亚洲杯决赛阶段的分组抽签仪式。卡塔尔亚洲杯决赛阶

皮肤晒伤发红发痒怎么修复_皮肤晒伤发红怎么办

1、皮肤晒伤和发红通常是由于紫外线灼伤皮肤后皮肤的炎症反应。2、这种炎症反应往往是红斑甚至发红。3、在

天天热头条丨农历是阳历还是阴历啊(农历是阳历还是阴历)

1、农历是阴历。2、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又有阴历、华历、夏历、汉历、中历等名称,但农历并不是阴历而是一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热线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资讯

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