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聚焦 > 正文

全球速读:家国情怀 厚植根脉

  • 2022-12-20 08:55:07 来源:

任何一种文化,来路往往决定它的走向。


(资料图)

晋江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源于中原的儒家文化与来自海洋的拼搏精神、多元宗教和侨乡风土相结合,孕育了兼爱怀仁、崇德尚义的慈善传统。回望来路,找寻晋江薪火相传的慈善根脉,探寻“达则兼济天下”的基因是如何深深地融入晋江人的血脉——

晋江自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置县,历来是泉州首邑,素享“海滨邹鲁”美誉,“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晋江民间慈善事业可追溯到唐代。

唐代,日辉禅师建造位于潘湖南畔的吟啸桥。宋代,安平商人黄护捐钱万缗倡建晋江通衢南安的跨海大桥——安平桥;青阳海商王元建开元寺佛殿,造苏埭石桥。明代,凤池商人李英(李五)独资修葺洛阳桥。清代及民国时期,民间自发地收养弃婴、赈济灾民、救治瘟疫等慈善活动蔚然成风,社会慈善人士层出不穷……

千年来,慈善之光照耀着晋江,家国情怀更是深深植入晋江人的根脉,润物无声地滋养着这片大地。

为善得福

人多好义的朴素缘起

说起晋江慈善,李五是一位绕不开的人物。

“之前重阳节我捐了点钱,他们今天还送了牌匾过来。”李桂林是李五纪念馆的副馆长,也是李五的第十七世孙。从教育岗位退休后,他便一直在纪念馆工作。12月6日下午,他拿着刚收到的池店镇老年协会送来的感谢牌匾仔细端详着,并向记者讲述了李五的传奇故事。

如今的池店镇池店村就是明代的凤池所在地。当年的凤池是泉州南门外水陆交通最便捷的村庄。它南临晋江平原,有数千顷良田,加上气候温暖,为种植甘蔗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年少时的李五随兄长从商,精于商务的他察觉到了巨大商机,利用家乡优越的地理条件,大力发动村民种甘蔗,然后大量收购甘蔗榨取蔗糖,再将这些蔗糖由船运送到江浙、京津等地贩卖。返乡时,李五又从江浙收购大量棉花,请北方师傅一起回到家乡,让其传授家乡妇女纺纱织布和制作绸缎的技术,教男人弹棉花、染布,再将织造成的丝绸纱布销售至海外各地。这一南一北、一进一出,踏实经营数十年,李五成为泉南商界的一代富贾,“富不过李五”成为当时的俗谚。

明朝开放的环境使得泉州一带的商贸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造就了不少富贾商人。但为何李五的芳名能广为流传?这便源于俗谚的下半句——“善不过李五”。

“修了将近六尺,这是从来没有的!”李桂林比划着纪念馆内展图上的洛阳桥说道,言语间尽是自豪。建于北宋的洛阳桥,历史上有过大小重修20次,其中最大规模的一次重修工程,便是李五独资资助的。

据《泉州府志》等史书记载,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洛阳桥由于长时间没有重修,已难以通行。当时新上任的泉州太守冯祯和晋江县尹刘珪商量后决定,只有把桥墩修高,才能解决被潮水淹没的问题。但是修桥得有资金,可地方财政拮据。后来,他们听说池店有个李五能修成,于是请他来帮忙。本就有意修桥的李五,当即就接下了这个“大活”。用时三年,耗费巨资,洛阳桥的桥墩增高将近6尺,从而消除了涨潮淹桥的危险,造福一方百姓。

李五一生善举不计其数:捐建六里陂排灌工程、修造吟啸桥、重修洛阳桥、建桂岩书院雕塑……除泉晋一带外,当年李五主要的经商地浙江宁波鄞县,至今仍留有纪念李五的“恩公井”“恩公祠”。乐善好施的李五精神不仅影响了其子孙后代,更促使晋江人将慈善嵌入基因里。

在晋江,不单是家拥巨资者才能成为慈善家,许多平民百姓遇有义举,也竭力而为。有文献这样记载:“人多好义,凡邑中兴建大事,及寻常施舍,家非富饶,亦耻为人后。”

时至清代及民国时期,晋江人在异国他乡打拼,为了谋求生存,组成了以血缘、地缘、业缘为基础和纽带的各种社团,守望相助。随着与外界交流互动的增强,海外晋江人的慈善文化也深深影响到了晋江本土,逐渐形成海内外互相呼应、互帮互助的良好局面,并成立了一些具有近代特色的慈善机构。

1844年,晋江安海育婴院(原名养生堂)成立,这是闽南最早的侨办慈善机构,至今已有178年的历史。

“古代的中国社会重男轻女,贫苦家庭生下的女婴有时会被抛弃。有书记载,仅1844年,安海一带弃婴就达453人。”晋江安海育婴院院长陈祖昭介绍,当年,正准备赴京赶考的倪人俊得知情况后,恻隐之心顿生。于是,他放弃个人功名,邀集乡贤好友出资建立了养生堂(后改名为育婴堂)。

在掌管育婴堂的17年间,倪人俊救活的女婴不下3000人。由于长期辛勤经营,他积劳成疾,去世时年仅47岁。据记载,临终之时,倪人俊把两个儿子叫到床头,拼尽了全身力气,说出一句遗言:“济世利人,办好育婴堂。”(下转2版)

遵循着先祖留下的遗训,倪氏家族的一代代后人把心血倾注到育婴堂中,先后有4个人担任育婴堂负责人。从1844年到1949年间,育婴堂累计收养弃婴21500多人。1949年后,育婴堂改为公立,用以收养失去父母的孤儿和残障儿童。

“如今,育婴院接收比较多的是孤残儿童、留守儿童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还有公安系统送来的打拐解救的孩子。”陈祖昭说,由于集体养育的模式,孤残儿童普遍缺乏家庭温暖。他们大多自卑、敏感,渴望获得支持和陪伴。因此,育婴院引入社工机构,委托其开展青少年儿童抗逆力提升社会工作服务项目,通过能力提升、才艺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作业辅导、社会融入等五大模块提升孩子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同感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为孩子接受正常的教育或融入正常家庭铺路。

育儿之路漫漫,任重而道远。虽然父母缺席了这些孩子的人生,但在育婴院这个大家庭里,他们应有的照料、教育和关爱并没有缺席。每隔一段时间,社会团体或者个人都会前来探望、关心育婴院里的孩子。晋江市女企业家联谊会会长陈省奎就是其中之一。

“每次看到这些孩子脸上露出喜悦和微笑,内心就感到非常欣慰。”陈省奎说,女企联的每一位成员,既是企业家,也是母亲,她们深知育婴院是社会最需要帮助和关爱的地方,定向捐赠育婴院是女企联定下的常规捐赠项目。“只要育婴院孩子有需要,我们都将给予大力支持。”陈省奎说。

华侨反哺

乡愁润养慈善种子

如果说,晋江慈善的基因早在唐宋就已种下,在清末民国时期出现了现代慈善事业的萌芽。那么,改革开放后,依靠侨资力量、利用“三闲”起步的晋江走上经济腾飞之路,同时慈善的这颗种子则被打上了“华侨印记”:他们身居海外,却始终心系“摇篮血迹”。

冬日暖阳下,位于晋江和平中路的机场贵宾楼更显熠熠生辉。走进这座今年7月正式投用的VIP楼内,能看到不远处的停机坪上,飞机不时腾空而起,与正在建设的扩能改造工程项目,交映成一片繁忙的景象。

26年前,这个由政府民间齐心协力、海外乡贤鼎力相助,捐资接近1亿元打造的机场,不仅是海内外晋江人的创举,也是细说晋江慈善不可跳过的精彩篇章。

时光回到1992年,晋江迈开步子发展经济,迫切与外界“做生意”的晋江人,久藏心中的“机场梦”日益升腾。以至于1993年,当晋江机场建设项目获批时,晋江全市上下都沸腾了。

但面对2.6亿元的巨额建设资金,让当年财政收入只有2.2亿元的晋江“捉襟见肘”。“仅靠财政投入,哪怕是把一整年的收入都投进去,也不足以支撑机场的长期建设。”恒安集团创始人许连捷想起当年很是感慨。

在资金异常短缺的情况下,广大海外乡贤、台港澳同胞,怀着繁荣家乡的赤子之心和桑梓情怀,与家乡人民一起将“晒谷场”铺就成了飞往世界各地的“通天路”,造就了全国唯一的“众筹机场”。这其中,捐资数额最多的,当属金保利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福建社团联会荣誉顾问洪祖杭先生。1994年,得知家乡要建机场的洪祖杭很兴奋,毫不犹豫地捐资500万元支持,他说这就是无法割舍的家乡情怀。

而在菲律宾的侨领陈祖昌先生,在家乡工作人员联系他时,就立马答应捐献100万元人民币。“晋江机场是海外华侨跟家乡连接的一个平台,我们无论走得多远,都会和家乡的亲人紧紧连在一起。”陈祖昌说道。

“在那个时候,华侨是主要力量。当时国内的晋江企业都还处于萌芽状态。”许连捷说,上世纪90年代,万元户都十分稀少,而华侨一捐就是几十万元、几百万元。“这也激发了我们众多在晋企业的热心。”许连捷说,彼时,恒安注册资金也仅136万元。但为了支持晋江机场建设,公司最终捐出了200万元,“有力都尽出了。”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晋江民营企业的规模普遍很小,大部分企业一年的利润只有几万元,但不计回报的晋江企业家捐出了利润的很大部分。”一名参与机场筹建工作的资深人士回忆道,这期间,有5位磁灶镇的民营企业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各捐出人民币55万元、54万元、53万元、52万元、51万元,留下一段佳话。

为了实现“机场梦”,晋江人除了有钱出钱,还有地出地。在机场边的高霞村,村民们同意无偿捐献价值100多万元的269亩土地。彼时,晋江人建机场的热情很高,不仅晋江市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捐资2000元,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也纷纷捐款。“那个时候,体制内的工资大概三四百块,基本人均捐了一个月的工资。就连普通百姓和在校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将平日里省吃俭用的5元、2元、1元放进了捐款箱,点燃了侨乡人逐梦蓝天的梦想。”

“我一直记得母亲从抽屉里取出30元,小心翼翼递给我们姐弟三人的场景。”今年40岁的晋江市中和中心小学副校长李炜芯,参与过26年前那场史无前例的捐赠。李炜芯说,小时候家里穷,10元可以顶得上自己一周的生活费。母亲给三姐弟的30元,是一个小家庭对家乡最深切的爱。

晋江华侨华人有浓厚的故土情结,在海外创业一有成就,便倾力家乡的慈善事业,其中医疗、教育投入可谓最多。

始建于1946年的南侨中学,从校名就能看出华侨的参与。而历经四更的校门,更是见证了无数华侨的慈善事迹,从借址定光庵作为校门,到连登门、修国门,以及如今的雨水纪念门,这一道校门,便浓缩着七十多年来海外乡贤捐资助教的历史画卷。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校门还是修国门,是1986年一位名叫施雨霜的旅菲校友捐资修建的。“修国”就是取自他的父亲施修国之名。后来学校扩建,施修国家族又捐建了新校门,就是现在的雨水纪念门。”施纯长在1998年进入南侨中学就读初中,在这里度过了6年的学习时光,后又回到母校成为一名教师。

在他的记忆里,校园生活和华侨是紧密相连的。从学习的教学楼、运动的田径场,到用餐的食堂、脚下的道路,每一处都镌刻着华侨的印迹。施纯长调侃说:“我们学校除了公共厕所,校园内每一处建筑都刻着捐资华侨的姓名。”事实也确实如此,“雨水纪念门”“雨霜楼”“纯转纪念楼”……踏入校门放眼望去,这座由华侨和当地热心教育人士倡议创办的中学,每一栋烫金字镌刻的楼宇,都凝聚着一颗颗爱国爱乡和慈善之心。

“不管我身在哪里,都改变不了我的晋江心,我永远忘不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这是南侨中学高中75届校友施能狮说的一句话,这也是无数乡贤反哺家乡的朴实心理。

每一位海外侨胞都有一部艰苦创业的奋斗史,反哺故里,是一份乡愁;捐资兴教,是家国情怀,慈善事迹接续不断更是文化的沉淀与传承。

在华侨文化中成长,浸润于慈善文化的一代代南侨学子,也不断接过前辈旗帜,将慈善接力棒传递下去。1999年落成的纯转楼由南侨中学高中79届校友施维雄捐建、2000年竣工的园丁楼由高中76届同学联谊会捐建、2001年竣工的排球场由初中60届、高中63届同学会捐建……

“每栋楼都有故事,华侨文化蕴含的是家国情怀,也是慈善文化的传递。我们应该向学生传授这样的内容。”2018年,施纯长萌生了编撰一本讲述每一栋楼背后故事书籍的想法,也就是现如今南侨中学的校本课程用书——《以楼说侨》,“我们今年还要修订一次,还有很多侨捐内容要更新。”这本书的编撰没有定稿,正如侨背景下的慈善文化,源远流长奔流不息……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晋江的侨捐总额已超40亿元。2010年以来,晋江的年侨捐金额连续多年超1亿元,其中近半流向教育领域。侨捐教育就像“一盏灯”,照亮了晋江学子的求学路,也将慈善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位晋江学子的心中。

政府引导

文化自觉化风成俗

从“商行天下”到“善行天下”,晋江慈善的基因不断发展壮大,慈善义举薪火相传、蔚然成风。2002年12月,全国第一家县级慈善总会——晋江市慈善总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晋江慈善事业进入一个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崭新阶段。

2003年,晋江将每年的12月18日作为“晋江慈善日”。慈善日的系列活动,对宣传慈善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晋江慈善事业的知名度。晋江还将构建良风美俗与弘扬慈善精神结合起来,先后向全社会发出“简办俗事,捐资行善”“最炫公益,不炫嫁妆”等倡议,号召全市人民弘扬感恩孝道,担起社会责任,把节约下来的礼金开支捐献给公益事业,“保民俗、破陋俗、改旧俗、树新俗”引领慈善新风。

如今,不比排场比慈善,民风向俭向德向善,群众自我教化逐步上升为文化自觉。厚养薄丧、喜事新办、遵德守时等新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今年9月11日,英林镇马山村党群服务中心一派喜气,一摞摞百元大钞被摆上案头,提前闻知喜讯的老人们已经等候在一旁。“伊真有福气!80岁了,身体还很健康。”“做人好,自然有福气啊!”……聚在一起的村民自然地聊了起来,话题中心就是寿星施玉霜。

原来,当天是施玉霜的八十大寿。施阿婆不办寿宴,反而将“办酒钱”发给村里60岁以上老人,每人1000元,还捐给村老人会5万元,总计38万元。施阿婆直言:“这样过寿更有意义!”

施阿婆一家的举动,不仅是晋江慈善之都、爱心之城的缩影,也是慈善实践与移风易俗的互动。早年晋江,每逢老人做寿、婚丧嫁娶、孩子满月,摆宴席、讲排场,浪费多。近几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市民不比婚礼场面多大、红包多少,而是把“办酒钱”“庆贺钱”捐出来做公益。

据统计,截至2022年10月31日,晋江市慈善总会接受的民俗捐资已达18.54亿元,占慈善捐资总额近一半。

在晋江市慈善馆,珍藏了晋江自唐代以来慈善事业发展的印记。其中,一整面墙上悬挂的“热心公益”“急公好义”“诚心保赤”“今之仲连”等数块匾额,正是历朝历代慈善人物的慈行善举,受到乡里称道、官府肯定的力证。延续传统的匾额文化,晋江在2004年出台了关于命名表彰慈善事业突出贡献人士的决定,并向获奖人员颁发牌匾。截至2021年12月,晋江已累计命名表彰38个“慈善世家”、80名“慈善家”和38名“慈善大使”。

种德施惠,无关名,无关利。随着时代的变迁,晋江慈善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拓展,突破了曾经的地缘、血缘特征,演化成“拉帮带”不分亲疏远近,形成“人人谋慈善、人人做慈善、人人享慈善”的新风尚。

在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慈善不仅是一种救人于贫困危难的仁义之举,更是一种贯穿于人心的仁德文化。宋元“东方亚历山大港”的盛况犹然在耳,新时代的“晋江经验”又令人击节赞叹。从小作坊到大企业,从爱拼到善拼,从激情到理性,从品质到品牌再到品位,从单纯求富到富而有礼、富而好仁,晋江人的每一步都是这么自信,这么从容。晋江,与发展同步;晋江,与文明同行。

(记者常励煊李玲玲杨静雯)

参考书籍:《晋江经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县域探索》《和谐社会与慈善事业》

标签:

推荐阅读

全球速读:家国情怀 厚植根脉

任何一种文化,来路往往决定它的走向。晋江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源于中原的儒家文化与来自海洋的拼搏精...

当前焦点!筑“幸福巢” 圆“安居梦” 永和镇群华雅苑安置房昨起选房

筑幸福巢圆安居梦永和镇群华雅苑安置房昨起选房晋江新闻网12月20日讯开心!对新房子期待已久。昨日,选...

世界聚焦:网格随访 集中送“苗” 磁灶做精做细老年人疫苗接种服务

晋江新闻网12月19日讯昨日上午,晋江磁灶镇东山村老年公寓,疫苗接种服务队上门为老人接种疫苗,受到老...

世界聚焦:【江畔谭】晋江人的慈善自觉

晋江人,常常给人豪气自信的印象。这个豪,除了金钱上的大气外,还体现在经常性地搭把手。朋友有事,搭...

【环球报资讯】立体式慈善体系 蓄起170亿元“资金池”

晋江新闻网12月19日讯昨日是第20个晋江慈善日,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晋江全市注册登记慈善公益机构近2...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热线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资讯

宏观